开心一笑: 会买水果的狗狗

    关注微信公众号

    QQ群:831045818

    app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南陵 > 南陵信息 > 今日南陵 > 正文
    南陵县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
    发布时间:2020-05-07 16:43:22.0 浏览次数:

    第十一章 夯实农业生产能力基础

    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加强耕地保护和质量建设,提升农业科技装备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保障粮食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

    第一节 落实粮食安全保障机制

    牢牢把握保障粮食安全的主动权,持续巩固和提升粮食生产能力,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38万吨。严守耕地红线,全面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制度,到2022年,全县耕地保有量不少于76.7万亩,严守69.7万亩永久基本农田控制线。科学划定和建设粮食(水稻)生产功能区53万亩、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7.25万亩(棉花0.8万亩、油菜6.45万亩),在“两区”构建农业生产数字化监测体系,建立生产责任与精准化补贴相挂钩的管理制度。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完善监督考核机制。大力实施优质粮食工程,强化粮食质量安全保障。鼓励粮食流通加工企业、新型经营主体开展自主储粮和经营,推动粮食生产、储存、加工、销售一体化发展。健全粮食产销合作机制,强化粮食安全保障调控和应急设施建设,提高储备应急供应保障能力。

    第二节 加强耕地保护和建设

    坚持政府引导,强化多元投入,全面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所有高标准农田实现统一上图入库,健全管护监督机制,明确管护责任主体。以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项目为抓手,通过种植绿肥还田、增施有机肥等措施,全面提升耕地质量水平。确保到2020年,建成高标准农田1.5万亩,力争全县高标准农田达57.45 万亩,占基本农田82.4%以上,到2022年,占基本农田87.2%以上,耕地质量平均提升1个等级(别)以上。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农业节水行动,加快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到2022年,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51.4万亩,节水灌溉面积达到7.7万亩,节水灌溉率达到15%左右。

    第三节 提高农业装备和信息化水平

    推进农机装备和农业机械化转型升级,加快高端农机装备和丘陵山区、果菜茶生产、畜禽水产养殖等农机装备的推广应用,推进农机深耕深松作业,提升农产品初加工和病虫害防治等机械化装备水平。促进农机农艺融合,积极推进作物品种、栽培技术和机械装备集成配套,加快主要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提高农机装备智能化水平。加强“智慧农业”建设,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鼓励对农业生产进行数字化改造,加强农业遥感、物联网应用,提高农业精准化水平。全面推进村级益农信息社建设,建立农业数据智能化采集处理、共享应用体系,引进优质互联网企业搭建产销衔接的农业服务平台,加强农业信息监测预警和发布,提高农业综合信息服务水平。到2022年,全县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2%。

    第四节 强化农业科技支撑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引领支撑农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引进利用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创新联盟等农业科技资源,围绕重点领域建设现代农业实验室和技术创新中心,推进大浦现代农业特色小镇建设,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面向绿色兴农重大需求,加大绿色技术供给。引进专业技术转移机构和面向企业的技术服务网络,通过研发合作、技术转让、技术许可、作价投资等多种形式,实现科技成果市场价值。培育以企业为主导的农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加速资金、技术和服务扩散。健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创新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方式,实施农技推广服务特聘计划,支持各类社会力量参与农技推广,提高基层农技服务水平。

    第十二章 加快农业转型升级

    按照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要求,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着力推动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提高农业供给体系的整体质量和效率,加快实现由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转变。

    第一节 优化农业生产结构

    加快发展粮经饲统筹、种养加一体、农牧渔结合的现代农业,促进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稳定水稻生产,适度扩大杂粮、薯类、绿肥生产,统筹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园艺作物、饲草作物协调发展,确保棉花、食用植物油等农产品供给稳定,促进蔬菜生产与市场需求协调发展。严格规范畜禽、水产养殖。实施精品养殖,提高优质特色养殖比重,合理布局规模化养殖场,大力发展种养结合循环农业,促进养殖废弃物就近资源化利用,有序推广稻渔综合种养模式。推进农林产业发展。实施木本粮油建设工程,科学发展林下经济,加快发展茶叶、水果、中药材等优势特色农产品。实施产业兴村行动,培育农业产业强镇,打造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格局。

    第二节 开展质量兴农行动

    实施食品安全战略,加快完善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标准、监管体系,落实农产品质量分级及产地准出、市场准入制度。提高农业标准化生产水平,鼓励参与制定相关地方行业标准,严格执行农兽药残留限量标准,推进农产品生产投入品使用规范化。完善农产品认证体系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追溯系统,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到2022年,全县基本实现农业生产标准化、可追溯,规模以上农业经营主体全面开展合格证管理,农产品质量监测抽检合格率保持98%以上。加强农业信用体系建设,强化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实行农资和农产品生产质量“红名单”和“黑名单”制度,对失信主体开展联合惩戒,对诚信典范实行激励推介。

    第三节 实施品牌振兴计划

    实施农业品牌提升行动,突出发展地理标志农产品,挖掘特色资源,鼓励培育地方品牌。推进区域农产品公共品牌建设,继续开展“三品一标”和农产品著名商标创建活动,因地制宜制定实施“一村一品”计划,发挥特色品牌效益。做好品牌宣传推介,借助农产品博览会、展销会等渠道,充分利用电商、“互联网+”等新兴手段,讲好品牌故事,加强市场营销,提升“南陵大米”、“南陵圩猪”、“奎湖鳙鱼”、紫云英“弋江籽”、丫山“凤丹”等区域国字号农业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加强农产品商标及地理标志商标的注册和保护,建立区域公用品牌的授权使用机制,打击冒用、滥用公用品牌行为。

    专栏2:农业供给质量升级工程

    (一)精品养殖计划

    深入开展规模养殖场“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和监管常态化”标准化建设,提高名特优水产品面积、产量,到2022年,畜禽、水产品种基本实现良种化,规模化比重达到85%以上,建设农牧结合示范基地12个,每年争创畜禽标准化养殖示范场2-3个,年出栏生猪30万头左右、家禽2600万只左右。

    (二)农业品牌提升行动

    着力打造“南陵圩猪”、“奎湖鳙鱼”、紫云英“弋江籽”、丫山“凤丹”等国字号品牌产品和蓝莓系列产品,发挥特色品牌效益。到2022年,以籍山镇、弋江镇、许镇镇为重点,建设紫云英良种基地4万亩,在何湾镇建设丫山“凤丹”标准化生产基地1万亩,在籍山等镇建设蓝莓标准化生产基地1万亩,加快南陵圩猪、奎湖鳙鱼等特色养殖品种保种扩繁。

    (三)农业品牌创建行动

    持续强化“三品一标”和农产品著名商标创建行动,到2022年,新增绿色食品10个、有机产品6个、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1个、地理标志产品1个、地理标志商标2个。

    (四)产业兴村强镇计划

    坚持试点先行、逐步推开,因地制宜制定实施“一村一品”计划,培育和发展一批产业强、产品优、质量好、功能全、生态美的农业强村,争取到2022年,创建全国一村一品村(镇)1个、省级一村一品村2个、市级一村一品特色产业村5个以上。

    (五)“南陵大米”品牌提升重点工程

    以创建国家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为抓手,以开展“中国好粮油”行动为契机,增强绿色优质中高端特色农产品供给能力,将“南陵大米”打造成安徽第一、中国有名的区域农产品公共品牌。划定并严格限制“南陵大米”主产区范围,确定主推优质稻品种,制定并推广“南陵大米”标准化生产技术,建立生产精细化管理、产品品质控制、产后服务体系,探索建立产品二维码标签溯源的质量保证体系,完善产业发展配套政策,加强稻米产业协会建设,到2022年,建设“南陵大米”标准化生产基地20万亩、良种繁育基地3万亩。

    第十三章 培育乡村产业新动能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为核心,以制度、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为动力,延长产业链、创新供应链、提升价值链,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交叉融合,加快发展根植于乡村、由当地农民主办、彰显地域特色和乡村价值的产业体系,推动乡村产业全面振兴。

    第一节 加快农产品加工业发展

    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推动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综合利用加工和主食加工协调发展,加快推动农业“接二连三”,实现农产品多层次、多环节转化增值。

    支持主产区农产品就地加工转化增值,发展适合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经营的农产品产地初加工,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发展保鲜、储藏、分级、包装等初加工设施,建成一批农产品加工专业村。

    推动全县农产品精深加工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提升加工转化增值率和副产物综合利用水平,延伸农业产业链,发挥龙头企业在产业链布局中的关键作用,培育产业链领军企业,鼓励大米等农产品加工企业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提升整体竞争力。加快培育农商产业联盟、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等新型产业链主体,以龙头企业为引领、家庭农场为基础、农民合作社为纽带,打造一批产加销一体的全产业链企业集群。

    第二节 强化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

    加强农商互联,密切产销衔接,打造农产品销售公共服务平台,发展农超、农社、农企、农校、农旅等产销对接的新型流通业态。完善农村流通基础设施网络布局,促进传统流通网点向现代农资综合服务商转型,推动市场流通体系与储运加工布局有机衔接,建设现代化农产品冷链仓储物流体系,提高生鲜农产品销售品质和效益。

    实施农村电商优化升级行动,引导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小农户与电商企业建立多形式协作关系,培育一批有实力的农村电商经营主体和知名农村电商品牌。强化物流体系整合,推进农产品电商物流配送和综合服务网络建设,解决从乡镇到村“最后一公里”物流瓶颈。着力优化农村消费结构,提升农村消费层次,推进农产品进城与要素消费品下乡双向畅通。

    第三节 发掘乡村新功能新价值

    把握城乡居民消费拓展升级趋势,结合南陵资源禀赋,深入发掘农业农村的生态涵养、休闲观光、文化体验、健康养老等多种功能和多重价值,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推进产业发展生态化、生态建设产业化,增加乡村生态产品和服务供给,推动乡村资源全域化整合、多元化增值,将美丽资源化为美丽经济。

    着力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产业,遵循市场规律,增强地方特色产品时代感和竞争力,打造新的消费热点。

    推动生态、科技、人文等元素融入农业,稳步发展体验农业、光伏农业,推广立体种养、林下经济等生态循环农业,积极探索定制农业、众筹农业等新业态,推进大浦试验区、霭里田园综合体试点建设。

    第四节 完善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

    始终坚持把农民更多分享产业融合发展的增值收益作为出发点,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建设,强化农民作为市场主体的平等地位,增强农民参与融合能力,鼓励农民以土地、林权、资金、劳动、技术、设备、产品为纽带,开展多种形式的联结。引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挖掘集体土地、房屋、设施等资源和资产潜力,依法通过股份制、合作制、股份合作制、租赁等形式,积极参与产业融合发展。

    创新收益分享模式,加快推广“订单收购+分红”、“土地流转+优先雇用+社会保障”、“农民入股+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等多种利益联结方式,让农户分享加工、销售环节收益。完善涉农股份合作制企业利润分配机制,明确资本参与利润分配比例上限,增加土地、劳动力等要素利润分配比例。

    健全联农带农有效激励机制,更好发挥政府扶持资金作用。探索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农户数量和成效作为安排财政支持资金的重要参考依据。坚持底线思维,对农户土地经营权入股部分采取特殊保护,探索实行农民负盈不负亏的分配机制。


    关注"都市百货" 了解南陵

    微信咨询wanglf2r(不拉群 发广告者勿加)

    0
    0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下一页
    上一篇:商品住宅销售价目表(蒲园新村15#、23#) 上一篇:南陵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

    评论已有0

    提交评论

    热门评论

    南陵新闻
    公示公告
    常用查询
    风光南陵
    走出南陵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