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夫人的骨架基本上都保存完好,尤其是指甲和头发,”考古学家发表的报道中披露。“太夫人”脚穿绣花鞋,头戴步摇、金簪、金钗、水晶吊坠、耳环和梳篦,手臂带缠钏,右手下放着两颗粽子,腹部还压了一串83枚钱币。
“太夫人”还有大量的随葬品,包括十个戴着面具、演奏乐器的女性小木俑。“太夫人”墓葬不远处有另一座墓葬,但那座墓葬已经严重被盗,只发现了很少的文物。考古学家认为它可能也属于“太夫人”的家族成员。
而两位墓主人身份的线索,也隐藏在“太夫人”棺材底部发现的约200枚铜币中。这些铜币大约铸造于公元713年至公元1100年之间,上至“开元通宝”,下至元符年间。因此,“太夫人”可能亡故于公元1100年后,正好是北宋时期,当时中国的经济、艺术、文化、科学都处在世界领先水平。“太夫人”的富裕也不足为怪。
那么为何“太夫人”的棺中会有两颗粽子呢?事实上,中国古代的粽子因为屈原的传说,长期以来也都是祭祖用的祭品。到了晋代,才成为端午节庆食物。因此,粽子有祭奠之意,放入棺木中,表示亲属对死者的哀悼。另外,随葬的粽子一般也都要放两颗,不能单放,寓意"成双成对、吉祥如意"。宋代开始粽子就开发出了放各种水果的花样口味,但棺内的粽子,并不代表“太夫人”是个“吃货”。
关注"都市百货" 了解南陵
微信咨询wanglf2r(不拉群 发广告者勿加)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