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西周晚期。
出土地点:南陵县何湾镇
1987年初春,绿岭团结村农四村民组徐有根在平整土地时,意外挖出一件青铜器(龙耳尊)及两件陶器,他将铜器带回家中。消息不胫而走,传至县文化馆(文物管理所前身),由文物工作者登门征集,同时根据文物保护法有关规定给予发现者奖励。
1989年,青铜龙耳尊被省文物鉴定专家组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为南陵县博物馆名副其实的“镇馆之宝”。
看,青铜龙耳尊的这对龙耳的确十分“萌萌哒”,竖耳、凸目、张口、卷尾,呈S形,充满活力,形态生动。为什么那么像海马?那是因为在那个年代,中国人传统概念中龙的造型尚未定型,还处于演化当中,所以龙耳上龙的样子才会和现在你心中龙的模样有所差距。
因为龙耳的造型,这件青铜器展现出了最独特的艺术特征:它不仅带有西周晚期艺术特征,还超越了西周图案上的一些规则,表现出春秋早期创新阶段别出心裁的匠心杰作。在春秋早期,青铜艺术中人文因素不断加强,工匠们为了突出清新、自由的新气象,在造型设计中引入更加活泼的动物形象。龙耳尊便是如此,使用形状比较单调的“耳”美化成立体生动的龙形,象征着吉祥和高尚,较之商代晚期、西周早期神秘奇诡的鸟兽尊更为写实和实用。
因为龙耳的焊接技术,青铜龙耳尊代表了当时很高端的铸造技艺,曾经入选过2008年北京中国古代科技展品。
关注"都市百货" 了解南陵
微信咨询wanglf2r(不拉群 发广告者勿加)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