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八九点钟,在金沙镇黄土坎村葛里组一个村民家门口,人们时常都能看到一道独特的风景。一对九十多岁的老夫妻,女的走在前面右手拎着竹篓,男的抱着一个趔趄的男人很娴熟地把他放在里面,而后那坐在竹篓的男人冲着二位老人微笑着……
这就是一家人一天生活的开始。老夫妻中男的叫方明金,今年93岁,女的叫姚秋梅,今年92岁,两人结婚已经有72年,生育了子女,坐在竹篓中的是他们最小的儿子——50岁的方良宝。
事情还得从1970年的12月份说起,当时姚秋梅怀孕8个多月,突然高烧不退,经当地赤脚医生诊断她患的可能是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为保性命被迫使用了大剂量的药物。次日晚上方良宝早产出生,当时没发现他有什么异样,但三岁时小良宝还不会说话、不会走路、更不会自己吃饭,常有无意识的动作且四肢僵硬。方明金夫妻俩便带着儿子前往医院,经确诊是药物导致的严重后遗症,孩子终生生活不能自理。想想医生的话语,再面对活生生冲他们笑的儿子,当时他们就坚定了一个信念,不离不弃尽夫妻俩最大的努力把残疾儿子扶养成人。
孩子小时,夫妻二人还年经, 从竹篓中抱进抱出还省力,随着儿子的长大以及夫妻二人年龄的增长,抱进抱出真不是件简单的事,都是夫妻二人轮流。方良宝身高1.65米,体重最重时有50多公斤,由于长年累月的坐着不动,四肢已经严重畸形萎缩,体重也降至35公斤,而夫妻俩现已是耄耋老人,每天还是不厌其烦,坚持不懈地给他穿衣洗漱喂饭,清理大小便,每天从竹篓中抱进抱出至少十次。由于良宝智力严重障碍,大小便失禁是常有的事,无论三九严寒还是烈日炎炎,每天清洗四次衣裤是妈妈姚秋梅的必修课,清洗完毕后再用开水泡,在他家里根本闻不到异味。
这一坐就是四十多年,家中的竹篓破了就修,实在不能修了就换新的。由于儿子都是夫妻俩亲自照料,导致他只相信父母,对父母以外的亲人都保持极高的戒备心里,别人给的全部食物及水,哪怕他再渴再饿,他都不吃不喝,这无疑更增加了老夫妻俩的负担。
夫妻俩一直自力更生,勤俭持家。当问及老人有何困难时,老人却平静地笑着说:“现在政策好,我们三人都享受低保补助,我们夫妻还享受新农保补贴,儿子每年也有残疾补助,我们很知足,只想身体好些活到百岁。”
正是因为这么多年来不离不弃的坚守,才使得这只小竹篓充满了亲情的大爱;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悉心照料里面充满了亲情的挚爱,它没有轰轰烈烈,惊天动地,只有平平常常,平凡守护,但它却正是我们这个时代崇尚追求的人间大爱!
关注"都市百货" 了解南陵
微信咨询wanglf2r(不拉群 发广告者勿加)
热门评论